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我為什麼會是同性戀?

source: pexels.com

同性戀有三個分別的意義:同性戀傾向、同性戀行為,同性戀權利運動(或稱同志運動)。在人類以外的其他動物中,也普遍存在同性行為,但這與基於高級感情的人類同性戀愛不可同日而語。

性取向是只有本人自己,通過自己的直覺,感覺性吸引和感情慾望,才能做出判斷的,而他人是無法判斷的。一般說來,性取向與性行為是沒有固定的對應關係的。


在科學界,歷來的觀點認為,同性戀是人格形成過程中受社會或家庭環境等外來因素的影響所引起的心理現象。美國索克研究所的萊巴伊認為同性戀的成因不是心理現象而是生物學現象。1989年戈爾斯基和同事阿倫發現主導性機能的下丘腦前部有4個神經核,分別命名為INAH1、2、3、4,其中男性的INAH3和2的體積分別是女性的2.8倍和2倍,而1、4未見異常。萊巴伊發現,女性同性戀的INAH3的大小與異性戀男性相近,男性同性戀則與異性戀女性相近,既然下丘腦主司性激素分泌和性行為,這就暗示同性戀的形成有生物學的背景。
動物實驗發現,向懷孕母鼠子宮裡注射激素,能夠極大地改變其子代的性行為。在1971年,費德曼等人有過一個設想,即人類胎兒的大腦可能也像胎鼠一樣,對激素很敏感。男性胎兒的大腦如果受雌激素的影響,將來可能出現女性心理及行為;女性胎兒的大腦如果多受雄激素的影響,將來可能出現男性心理及行為。不過這只是推理,缺乏證據。有些學者認為,激素水平的混亂是導致同性戀傾向的原因,但是,實驗結果證明,給男同性戀者補用睾丸激素的結果並不能激起他的異性戀行為,而只是增加了同性戀行為中的性慾強度。

而蘇珊·布萊克摩爾(Susan Blackmore)則認為同性戀傾向及其行為是有基因決定的。一種觀點認為大部分有同性戀基因的人因為社會壓力而過著「異性戀」的生活,與異性結婚並繁衍後代。按照這種觀點,在進入信息時代以後,認為同性戀下流低劣的人數會減少,因為人們會接觸到更多的同性戀並逐漸接受這種現象和群體。進而,那些攜帶同性戀基因的人也就不會按照異性戀的生活方式來安排自己的生活,生育的現象在同性戀群體中將會減少。

一些宗教組織相信同性戀的形成是因為後天環境的影響,並為同性戀者提供轉化療法(conversion therapies)來改變他們的性取向,心理分析學派和行為學派這兩大流派各自形成了對有同性戀傾向的求治者的心理療法和行為療法。前者運用規範的心理分析方法治療"病人";後者則採用抑制同性戀傾向的電擊療法或嘔吐療法強行校正必取向。據說心理療法的治療成功率大約在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經過行為治療,有二分之一的"患者"可以被治癒。

但是這些療法現在已經受到醫學界和科學界的批評,因為它們帶來的壓抑感有時會導致治療者自殺,或自卑感。美國精神學學會已經於1997年通過決議,表示從事這種療法的醫生將被認為是缺乏職業道德的。

對於同性戀成因的研究,現在學術界及同志人權團體普遍持否定態度,他們的理由是:以往那些關於同性戀成因的研究有一個前提,即同性戀是正常狀態的偏離,否則為什麼沒有人去研究異性戀的形成原因呢。

對於類似的責難,弗洛伊德有過一個著名的答辯,他說:"精神分析學派最反對把同性戀者從人類中分開來,視為異類。透過對未曾明顯表露之性興奮的研究,我們發現人人皆能以同性戀為性對象,而事實上在我們的潛意識裡,我們早就這麼做了。事實上,對同性之人的原欲執著,在正常的心智生活裡所佔的地位,並不比對異性的原欲執著小,而在致病的狀況中,其重要性尢其明顯。相反精神分析學認為,不分性別的對象選擇--對男性及女性對象都有興趣--就像在孩提時代、原始社會及早期文明史中所常見的那樣,是遠為根本的基礎。由此出發,通過對某一方向的限制,才形成了正常的或倒錯的類型。因此用精神分析的眼光看,一般人之所以會全然只對異性有興趣,也是一個饒有興趣、值得研究的問題絕非僅以化學理論便可搪塞。 "

據現在學術界的說法看,同性戀的起因是由先天與後天環境決定的,理論上講同性戀者的性取向是不能扭轉的,目前一些採取電擊等方式矯正性取向,導致很多人自殺。【責任編輯:王利紅 】

source: qinjin.me

沒有留言: